袁建华
作者:杨娟
文章来源:粮作所
点击数:
更新时间:2016-09-16 16:09
1963年9月生,研究员,博士。
主要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、玉米栽培生理、玉米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。近5年来,先后主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、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、江苏省科技支疆项目、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8项课题,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公益性行业(农业)科研专项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863计划、国家转基因专项等项目的研究工作。立足江苏玉米生产实情,围绕重大技术问题,带领玉米研究室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科研工作,在玉米种质利用和品种选育方法上进行创新,构建了以苏95-1为核心的普通玉米品种创新平台,创制了众多品质优、色彩丰富的鲜食玉米品种,创建了品种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高产制种技术,通过“建立基地—展示示范—宣传引导—全程指导”的方式,切实提高了玉米实际生产力,实现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。
主持育成苏玉29、苏玉36、苏玉37、苏玉39、苏玉41等8个普通玉米品种和苏科花糯2008、苏科糯3号、苏科糯6号等10个糯玉米品种,获得品种权8项。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(第1完成人)、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第1完成人),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第1完成人)、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(第6完成人)、江苏省农业推广三等奖1项(第5完成人)。授权专利1项(第2完成人)。
发表论文、出版专著
序号 | 文章标题 | 期刊名 | 页码 | 作者排名 |
1 | 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苏科糯5号选育 | 安徽农业科学 | 2014,42(30):10472-10473 | 通讯作者 |
2 | 环境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| 安徽农业科学 | 2014,42(33):10641-10643 | 通讯作者 |
3 | 玉米黑粉菌单倍体菌株的分离及交配型a位点的鉴别 | 江苏农业科学 | 2013,41(4):122-123 | 第四 |
4 | 甜糯型玉米新品种‘苏科糯3号’选育技术报告 | 上海农业学报 | 2013,29(6):85-87 | 通讯作者 |
5 |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苏玉20和郑单958的影响 | 江苏农业科学 | 2013,41(10):67-69 | 通讯作者 |
6 | 优质加甜糯型玉米新品种—苏科糯3号 | 长江蔬菜 | 2012,1:15-16 | 第三 |
7 | 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类型玉米的调控研究 | 江苏农业科学 | 2012,40(11):92-95 | 第二 |
8 | 热带玉米种质粗缩病抗性鉴定与种质创新利用 | 江西农业学报 | 2012,24(6):58-60 | 通讯作者 |
9 | 江苏省糯玉米种质改良和品种创新 | 江苏农业学报 | 2012,28(5):963-968 | 第一 |
10 | 32份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| 江西农业学报 | 2012,24(12):6-8 | 通讯作者 |
11 | 袁建华7份玉米自交系耐盐性鉴定 | 江苏农业科学 | 2012,40(12):112-115 | 通讯作者 |
12 | 优质高产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研究 | 玉米科学 | 2011,19(6):45-48 | 第二 |
13 | 一个新的玉米卷叶突变体的发现与形态特征 | 玉米科学 | 2011,19(3):79-81 | 第二 |
14 | 鲜食糯玉米品质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|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| 2010,26(4):448-51 | 通讯作者 |
序号 | 文章标题 | 期刊名 | 页码 | 作者排名 |
1 |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ZmMCUs in maize | Biologia:Sectio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| 2015,70(5):1-8 | 第五 |
2 | Development of Genomic SSR Markers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40 Haploid Isolates of Ustilago maydis in China |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& Biology | 2015,17(2):369-374 | 第三 |
3 | Genome-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resistance to rough dwarf disease in maize |
Eur J Plant Pathol | 2014, 139:205–216 | 第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