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

    南京市钟灵街50号

  • 邮编

    210014

  • 电话

    025-84390322

小麦国家体系南京试验站专家苗情调研并指导田间管理
作者:张鹏 文章来源:江苏农科院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23-01-13 13:01

新年伊始,国家小麦体系南京试验站专家、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张鹏研究员、姚金保研究员于1月9日赴句容、六合、泰兴等地开展小麦越冬期苗情调研。调研中发现尽管去年秋播期间天气晴好整体秋播质量较高,但个别地方由于受水稻成熟收获推迟影响,稻茬小麦播种质量差异大,不平衡性较为突出。稻茬晚播小麦因播期迟,苗小苗弱;旱茬小麦早播田块出现旺长现象。还有人工撒播、稻茬小麦秸秆还田深度、均匀度不到位,粗放播种等问题,对齐苗匀苗和苗期生长影响较大,不利于壮苗和安全越冬。

针对当前苗情特点和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以实现壮苗越冬为主攻目标,加强田间管理,补短板,促平衡,抓好关键技术措施落实。

1.因苗施肥,抓平衡,促转化。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,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。迟播秸秆还田量较大,以及茎蘖数不足预期穗数30万穗/亩以下的田块,趋雨前每亩追施尿素5-7.5公斤,促进分蘖生长,为壮杆大穗打好基础。适播小麦在基本苗和基苗肥充足的情况下不宜盲目追肥,以防促进无效分蘖过多发生,重点应在春后施好拔节孕穗肥攻大穗。

2.因田因苗分类促控,防灾减灾。对稻草还田量较大、表土层煊松的麦田要适度镇压,确保根土密接,提高保墒防冻能力。适度镇压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℃以上、墒情适宜(表土干白)时进行。已经明显旺长(叶龄偏大或茎蘖数偏多)的田块也要适度镇压,以达到“控上(茎叶)促下(根系)”的效果。对有旺长趋势的小麦,应在返青期喷施春泉矮壮丰、灵滟(烯效·甲哌鎓)、矮苗壮、烯效唑、多效唑等化控制剂控旺。切实加强田间管理,力争实现壮苗越冬,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。

微信图片_20230110104415.jpg